我,郭子兴,1302年至1355年间的一位红巾军领袖,生于定远(今安徽定远),在元末群雄中占有一席之地。我的家境富裕,我结交了不少壮士。元末大乱时,我在至正十二年(1352年)取得濠州,并任用朱元璋为十夫长,他因战功而渐受重用。
虽然我击退了南下的元军,但与同营内的孙德崖、赵均用等人却发生了内争,有一次险遭暗害。后来,我转而依靠朱元璋,与彭、赵、孙等分离,并将义女马氏嫁给他。在至正十五年(1355年),我病逝,其势力大抵为朱元璋所继承,后来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追赠我为滁阳王。
关于我的祖先,他们是曹州人。我父亲郭公曾以卜者的身份周游定远,为人预言祸福,总是被他言中。他娶了一位瞎女为妻,我们家境逐渐富裕起来。我出生时,他卜得一吉卦。我养成了侠义的性格,对朋友非常忠诚。当朝政动荡不安之际,我倾家财杀牛备酒,广结豪杰。
领导起义
当春天到来时,我聚集了数千名青年兵士,我们攻占濠州。朱元璋前来投奔,但门卫怀疑他是一名间谍,将其拘留并报告给我。我觉得他的相貌不同寻常,便令其解开绳索,与他交谈后,将他收在帐下,并升职为十夫长。他多次跟随出战屡立战功,使我感到高兴。他还迎娶了马公之女,这就是后来的孝慈高皇后。
然而,与我一同起兵的还有孙德崖等四人,加上我们各称元帅互不相让。这四个人刚烈而鲁莽,我们经常打劫抢掠,而他们则不断挑拨离间。一段时间里,他们甚至想要推翻我。但由于我的部队仍然强大,他们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
内部不和
此外,当徐州被攻破时,一些余部投奔到了我们这里。这些余部中的彭大和赵均用因为过去是强盗首领,所以他们的地位居于其他人之上。但是我对彭大的态度却改变了,因为他们之间产生了一些误会,最终导致我们陷入了一系列混乱的情形。
直到我们面临着来自敌人的围攻,我们才能够排除过去的恩怨,以共同守住城池五个多月之后的事实证明这一点。在那之后,我们成功地解除了围困,而那些曾经想推翻我的人们也开始重新团结起来。不久之后,彭大的儿子接替父亲成为统治者,而赵均用的行为越发专横致命,最终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冲突,使得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抑郁而终
尽管如此,在最后几年的岁月里,由于种种原因和个人感情上的纷扰,我一直心情抑郁,不久便去世归葬于滁阳。而在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追封我为滁阳王,并命令有关部门建庙祭祀,以及免除邻近宥氏家族的赋税徭役,让他们世代负责管理这座墓地。此外,在宣德年的某一年,还有一个人自称是我亲戚,却因伪造身份被揭露并受到惩罚。在弘治期间,又有人声称自己是我第四个儿子的後裔,却也未能得到认可。这一切都表明,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死后的荣誉方面,都有人试图利用我的名字获得利益或认可,但真正了解历史真相的人知道,那些都是虚假和夸张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