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
《宋史翼》有传。在文坛上,他虽不及祖父那般高声,但亦少有文名。他擅长书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他们之间经常互相酬赠作品。在他的词作中,有一卷《友古居士词》,共175首,其中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也是对“国学起名”这一主题的一种印证。
通过了解蔡伸这个人物,我们不难发现,他作为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其在生活中的多面性使他成为一个丰富的人物形象。他的人生轨迹与其艺术成就相辅相成,这也是为什么他可以被视为“国学起名”的权威之选。此外,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为那些寻求启示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实践上的指导。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文学创作方面,都能看出蔡伸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才华的典范。如果要用他来做为名字或者名字背后的灵感源泉,那么无疑会是一次非常合适且充满智慧的选择。这正如他的名字所显露出来的一样——蔡stretching his influence and wisdom far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his time, a true embodiment of the spirit of national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