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的学术足迹
郑玉(1298-1358),字子美,徽州歙县郑村人。出生于元成宗大德二年,去世于惠宗至正十八年,享年六十一岁。她自幼聪慧好学,对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在乡间授课,她吸引了大量门生,其中不乏后来的名士,他们尊称她为师山先生,并且在她的指导下建造了师山书院。
郑玉曾在东南的覆船山隐居十余年,这段时间里,她沉浸在文学创作中,著有《师山文集》八卷、《遗文》五卷,以及对《周易》、《春秋》的注释和研究等作品,这些都被收录进《四库总目》。她的敏锐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使得她的门生难以容纳,因此建立了师山书院来接待他们。
她对于文章追求本真,不追求华丽雕饰,而是与古代名家如虞翻、揭磊、欧阳修齐名。至正十四年,被任命为翰林待制,但她因病辞职坚持著述生活。当明军到来,她宁愿选择自杀,而不是投降。她留下的诗句“何时四海收兵甲,还向师山理旧书”反映出了她对学术事业的执着。
学者们将她尊称为“师山先生”,并传颂她的才华。而同郡的程以文则赞誉其卓越的见解与风格,使得她能够独树一帜,有了一番自己的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