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东汉末年名人列表王珣349年400年

0

王珣的仕途之路是如何展开的?他出身于琅玡王氏,父亲是中领军王洽,是丞相王导的孙子。起初,他担任桓温的掾属,与同僚谢玄都深受桓温信赖。在桓温北伐时,王珣负责处理军中的重要事务,他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被数万名士兵所认识。

太和四年(369年),豫州刺史袁真因为被指责而叛归前燕。就在这个时候,王珣参与了讨伐行动,并在太和六年(371年)成功平定了这次叛乱,因功被封为东亭侯。随后,他转任大司马参军、琅邪国的亲信。

宁康元年(373年)桓温去世后,王珣调任中军将军桓冲的长史和给事黄门侍郎。当时,王家与谢家之间发生了矛盾,他们原本通过婚姻联姻,但最终因猜嫌而离婚,这使得两家的关系变得敌对。在当时主政者的影响下,王珣被任命为豫章太守,但他不愿意远离京城,因此没有就职。他又被调到散骑常侍一职,但并未接受,最终又转任秘书监。

太元十年(385年),在孝武帝倾心的情况下,去世。他之后曾一度担任侍中,在晋孝武帝司马曜眼中的重臣之一。此后,他转任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地方深受民众喜爱。太元十五年(390年)九月,被召回朝廷担任尚书右仆射,并领吏部事务。而到了太元十六年的九月,又升迁为尚书左仆射,加上征虏将军,同时兼管太子詹事之职。

由于孝武帝对文学有着浓厚兴趣,所以一些才华横溢的人物,如殷仲堪、徐邈、王恭及郗恢等,都以他们的才学和文章获得了皇帝的心悦诚服,并因此成为心腹。但就在此时,一些人如会稽公主司马道子的支持者开始依附她,而她与孝武帝间也出现了一段剑拔弩张的情势。为了防止朝廷发生动荡,如果自己一旦去世,便会有人争夺权力,那么孝武帝便分别派遣郗恢和郗恢出掌兖州刺史及雍州刺史,以及让殷仲堪管理荆州,以此作为外援。而留下的则是要留在朝中的宰辅重臣——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人物——王珣。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