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朝成祖朱棣举兵之时,突如其来的一场风暴,使得王府的檐瓦纷纷坠落。这种遭遇在当时被视为不祥的征兆,但姚广孝却以一副超然若市的态度,解读了这一奇事。他说:“这并非凶兆,而是吉兆!自古以来,每逢飞龙出没必伴随着风雨。现在王府的青瓦掉下,这预示着殿下的威严将要提升到皇帝那样的高度。”
之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并且被加封太子少师,被誉为“黑衣宰相”。他在永乐十六年去世后,被追赠多个荣誉和谥号。
有一个轶事可以证明姚广孝的话语并不空谈。在一次对联会上,他用一句对联成功地说服朱棣夺取天下。虽然他出生于医生家庭,但14岁便选择了成为一名僧人,法名道衍。在洪武十五年,当高皇后的驾崩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变动时,明太祖选中高僧侍奉各亲王,以此来推荐他们给其他亲王诵经荐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道衍与燕王朱棣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历史似乎按照姚广孝早年的规划一步步展开,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将朱棣从一个普通的亲王推向了皇位。
关于姚广孝,有很多不同的评价:
朱棣本人评价说:“我所认识到的姚广孝,是一个器宇恢弘、性格冲澹的人。他最初学佛的时候叫做道衍,在潜心研究佛教典籍后,他掌握了佛教深奥的地方,还能激昂地发挥出来,让他的文章既宽敞又严肃,同时诗歌也简洁而优美,不受尘世束缚。”
李贽则认为:“自从明朝建立以来,我们国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时间休养生息,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这一切都归功于成祖文皇帝和他的辅佐人物,如姚少师。”
张廷玉也有自己的看法:“尽管道衍没有直接参与过战争,但是成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确实需要大量智慧和策略支持。而这些策略大部分都是由道衍提供的。他首先提出了这个计划,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实施,最终取得了胜利。”
总结来说,无论是作为智者的战略家还是作为朋友间默契无比的人物角色,都无法否认姚广孝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