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有一个人曾熟练使用敌后游击战术,打得当时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一点脾气没有,他就是明末抗清名将——毛文龙。毛文龙1576年出生在杭州,其父母都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少时的毛文龙很聪明,但不喜欢读四书五经,却喜欢读兵法,还经常舞刀弄枪。后来他舅舅沈光祚将他举荐到明朝著名将领李成梁的账下,从此,一代大将毛文龙,在辽东一带展开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毛文龙一生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而在天启年间,毛文龙开始受到重用,其军事才能也开始慢慢得到展现。1621年,当王化贞派遣他深入敌后联络辽民以牵制和分散后金兵力时,他仅率家丁、军士二百余人前往敌后。毛文龙就用这个班底策动了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被后金视作心腹大患。他所创建的东江镇屹立于敌后,成为牵制后金远途作战的一颗钉子。
然而,当时的明朝朝政党争不断。大敌当前,却派一个不习军事而擅长医学的人物担任主帅。在广宁之战中遭受惨败,使得辽西尽失,为后金南侵提供了便利。此刻,毛文龙的地位越发显重要。他利用皮岛作为抗金根据地,不仅威胁到了努尔哈赤的大本营,更让其无从下手。
努尔哈赤多次想除掉这股眼中的麻烦,但每次都因其神出鬼没和卓绝谋略而不得不放弃。这场心理斗争使得努尔哈赤愈加恼羞成怒,最终未能踏足关内一步。而且,由于对他的忌惮,即使是在对外征讨的时候,也会因为他的威胁而频繁回师调整策略。
此外,毛文龍还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将原本只有两百随从扩展至数万人,并在许多地方掀起反抗运动。他还成功地煽惑很多投降给後金的人们重新归顺於明朝,这些人才如吴三桂、尚可喜等最终成为了历史上著名人物之一。
总之,无论是单挑还是整体战术,都展示了这一时代巨匠的心计与智慧,让他成为了一代伟大的指挥官,以至于被誉为“敌后的游击战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