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刘伯温为何只封个伯王化贞的谜题

0

我,王化贞,明朝山东诸城人,进士出身。从户部主事一路升迁至右参议,我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曾是首辅叶向高的支持者,但人们往往讥称我“騃而愎,不习兵”,轻视大敌,更喜欢用言语来欺骗别人。

萨尔浒大战后,明廷重启使用熊廷弼经略辽东。当时,他与首辅方从哲互相扶持,这让许多东林党人不满。他们希望替换他,用自己的同党袁应泰取代。但 袁应泰却遭到了失败,从此辽东失陷。在这个时候,只有我能坚守广宁,一时间名声大噪。

熊廷弼官复原职后,东林党推荐了我当辽东巡抚。我力图恢复辽东,但行事急躁,与老成的熊廷弼产生了矛盾。我任用毛文龙在敌后游击,同时招募了辽民组建广宁军,在辽河沿岸设立六营,每个营都有一个参将、两个守备,并划分地盘,每个地方都由兵分守护西平、镇武、柳河和盘山等城堡。

之后,我认为准备充足,就宣布要“一举荡平辽东”。建州军队进犯我的桥头堡——西平堡。我以降敌明将李永芳为内应,孙得功做先锋,我们调出了广宁和闾阳的大军去攻击后金军队。然而,在战斗中,有些人的背叛让我失去了优势,最终双方在平阳桥上交战,而刘渠、祁秉忠战死,祖大寿败走觉华岛(今菊花岛),西平堡被攻克。我剩下的部下逃到沙岭,却又遭遇伏击,大批士兵丧命。直到这时,全军覆没。

孙得功伪装开门,让我们失去了最后防线。大凌河边,我遇见了熊廷弼,他质问我:“六万众,一举荡平竟何如?”面对他的质疑,我感到羞愧难当。这次失败迫使我们退回山海关,当途中饥民哀号哭声震野,再次面对失败的是我自己。此刻,只好返回关内。而后金则占领了我们的所有放弃的地方。

归国后的争议成为了一场关于党派的重大论题。在这一切纷争中,由于认识到自己的政权即将崩溃,所以选择投靠魏忠贤。他利用我的信息揭露了东林“贪污辽東军饷”,一举击溃残余力量。当崇祯五年斩杀这些死缓犯时,又有人提起我的名字,并且也被处决。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