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完,1554—1621年间的一位杰出官员,他的字是子醇,来自四川广安。1586年,他以进士之姿进入了科举考试的殿堂。在朝廷中,他担任庶吉士,并转而成为兵科给事中,这一职位他仅仅持有半年时间内,就提交了多达数十篇奏章,其中涉及国家大事,大多数都得到上级的采纳和重视。
随后,他升迁为户科都给事中,在这一岗位上,他提出了许多节约开支、增加国库资金的建议,以备不时之需。1592年,当朝廷再次考虑与日本进行封贡贸易时,王德完又一次发挥才智,上书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如果实施封贡贸易,那么必然会带来更多的贸易活动,这将导致国家财政负担加重。他的这一观点不仅驳斥了当时一些人的建议,也最终阻止了这项计划的实施。
尽管如此,王德完并未因此获得太大的荣誉。在一次关于宫廷内部问题上的奏折中,他触怒了当时执掌大权的明神宗,被下狱除名。不过,在光宗即位之后,不久便恢复他的官职,让他成为太常少卿。而在天启年的某个时候,由于其卓越的表现和深厚的人格魅力,再次被提升为户部左侍郎,最终在这个高盛位置上结束了一生。这段历史充分展现了王德完坚持正义、敢于直言且始终致力于国家利益的大度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