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明奇:中国电机专家与变压器之父
在河南省太康县的一个小村庄里,1912年9月8日,一位未来将改变中国电机工业面貌的孩子诞生了——汤明奇。他的父亲是一位书香门第出身的学者,对儿子的教育极为重视。自幼聪慧好学,汤明奇在学校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学习热情。
1936年,汤明奇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他的一番努力和梦想并没有让他停滞不前。在上海西门子洋行任职期间,他深刻体会到了国产电机产品落后的现实,这种感受激发了他对造出国产高质量电动机的坚定决心。
随后,他前往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实习,并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知识视野,也为他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1946年,他回国后,被委以重任,在资源委员会上海中央电工厂担任领导职务,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汤明奇在沈阳工作期间,为中国第一个大型变压器专业制造厂、变压器科研基地建设及培养科研、设计和技术管理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完成了中国第一条330千伏输变电成套设备的设计、研制工作。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我国电子工业的技术水平,也是国内外同行业瞩目的标志性工程。
除了在实际生产中的卓越贡献之外,汤明奇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他还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规划,与东北地区合作设计修建发电站,并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台33万伏超高压输电装置。此外,他还是《变压器》杂志编委会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中国電工技術學會名譽顧問等职,其影响力远超其职业领域。
1975年至1981年的岁月里,即使遭遇“文化大革命”的波折,但汤明奇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科学发展有益建议的精神。他曾应邀访问日本考察先进科技成果,并带回宝贵经验;又曾代表国家参观西德国际博览会,为我国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设备。此时期,他虽然病体渐重,但仍旧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提出改善科技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等建议,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最终,在1981年11月25日,当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旅程时,他留给我们的是无数传奇故事和永恒的话语,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将骨灰撒入家乡黄河中”。这一遗愿成为他人生的最后篇章,而他的思想和精神则被世代传承,将继续激励着后人的探索与创新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