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国学经典诵读刘禹锡诗词探秘

0

刘禹锡,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他的祖籍在河北的中山,而他自己出生于浙江嘉兴。在长安求学期间,他与柳宗元一起考取进士,并在宏词科和吏部取士科中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刘禹锡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担任太子校书官,在贞元十六年时进入杜佑幕府,与其合作讨伐徐州的叛乱军。

随后,他被调任为渭南县的主簿官,再次担任监察御史。他在德宗死后的一月,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和判度支盐铁案,这使他成为了革新的核心人物之一,与王叔文、王伾和柳宗元共同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过,这些改革很快就遭到了宦官和藩镇的强烈反对,导致革新失败。顺宗退位后,宪宗即位,不久之后,王叔文被处死。

刘禹锡最初被贬到连州刺史,但路途中又被调往江陵,然后是朗州司马,最终一共有八人受到这样的惩罚,被称作“八司马”。然而,在元和九年的十二月,他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城。此后,他曾先后担任过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和州刺史。但是,由于一次诗歌上的不慎,他得罪了当权者,又一次被外放至连州。

直到宝历二年的冬天,他才从和州回到洛阳。这段二十二年的流离失所终于结束。大明初年(公元847年),他重新获得重用,被授予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的职位。不久之后,又回到了朝廷,以主客郎中的身份工作。此时,一返回长安,就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绝句》,展现了面对无数挑战而依然坚持不懈的心态。

随后的几年里,他继续担任苏州、汝州、同州刺史等职务。而自开成元年起(公元836年),他改任太子宾客兼秘书监分司东都,此乃闲职之选。在会昌初期(公元841年),还获得检校礼部尚书衔号,因此世人尊称他为刘宾客或刘尚书。

作为诗人的 刘禹锡,其诗歌创作深受赞誉,与白居易齐名,有“诗豪”之称。他留下的作品极多,其中包括删减版的集简,也就是最早的选集版本。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