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厉鹗国学经典中的隐秘之谜

0

《厉鹗:揭开国学经典中的深邃秘密》

在清代的文学史上,厉鹗(1692~1752)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字太鸿,号樊榭。出生于浙江杭州,这位文人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留下了璀璨夺目的足迹。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厉鹗考取举人这一高-Level 学术成就。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宋人的追求与模仿。他以游览名山大川为题材,以宋人的风格写诗,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宋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篇如同秋天的一片叶海,清淡而又娴雅,有着独特的幽新隽妙之处,其中尤其擅长于五言诗,其作品《秋夜宿葛岭涵青精舍》、《灵隐寺月夜》、《游仙百咏》,至今仍让人们赞叹不已。

除了是优秀的词人,厉鹗也是浙派词的领袖之一。他所创作的大量咏物怀古之词,如[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展现了他练达句式、高雅措辞的一面。这两首词,以及其他无数作品,都证明了他在词坛上的卓越地位。

厉鹗不仅是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个研究历史学家的重要人物。他著有多部书籍,如《樊榭山房集》(20卷)、《宋诗纪事》(100卷)、《南宋院画录》(8卷)、以及对辽史进行研究和整理的小册子——《辽史拾遗》(2卷)。这些工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那个时代文化艺术生活的了解,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情报资源。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