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溍,作为京剧史论研究的深耕者,其对于这门艺术形式的热爱与理解远不仅限于文字之中。在他的一生中,京剧就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他的青春、成长和探索。早年,他曾跟随杨小楼先生学艺,在那段岁月里,他对金戈铁马的激昂呼啸,对将帅鼙鼓的雄壮排演有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身躯颀伟,歌喉爽锐,如同一位武士般英勇无畏。
在纪念杨小楼先生110周年诞辰时,朱家溍以彩墨登场,他表演的是杨派中的《长坂坡》和《青石山》,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每一声嗓音都透露出一种难得的情怀。翁偶虹先生评价道:“家溍兄幼即嗜剧,其喜好之广泛令人敬佩。”直到1995至2000年间,即使他已是80岁高龄,他依然以扎实的功夫和精湛的手法扮演昆曲中的《单刀会》、《浣沙记》、《鸣凤记》、《铁冠图》、《卸甲封王》,以及京剧中的《连环套》、《湘江会》,这些武戏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这两种艺术形式无尽追求,也赢得了整个梨园界及京剧爱好者的高度赞誉。
可以说,朱家溍是一位生命力旺盛、热情洋溢的人物。他不仅是金石学家的代表,也是文物收藏家的典范,同时还是前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文化领域内,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工作中,他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探索、学习,并将自己的见解传递给后人,这就是他留给我们最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