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受到父亲和祖辈的熏陶,對戲曲有着深厚的興趣。1913年畢業於浙江四明會計專科學校後,考入北京中國銀行,在總行計核局任職。工作之餘間從谭派名師陳秀華學習《捉放曹》等須生戲,並廣交伶票兩界,与溥侗、朱素云、孙菊仙、赵子敬等均為知交。遍聽京華名角,常寫劇評、劇訊。在此期間,他著手撰寫《燕尘菊影录》,書寫伶人小傳。此外,他也編著了《菊部丛谈》,由大東書店出版,由梅蘭芳題跋書名,贾璧云繪封面,論述清代“歌劇之趨勢,伶工之派別、藝術之源流”颇為翔實,为我国戏曲保存了大量珍貴的資料。
在上海交通銀行任職期间,他與張古愚等合編《戲劇旬刊》、《十日戲劇》等期刊,也曾任上海《半月戲剧》、《戲劇旬刊》的编辑。他以肖偉、高倩倩室主、玉鴻、霜紅、高天隱庐主人等筆名,为報刊撰寫剧评千余篇。他與冯小隐、冯叔鸾、郑过宜齐名,被視為“四大金剛”。抗戰勝利後,他發表了《告伶界及梨園界》一文,对坚持民族氣節,不演壞戏的程砚秋和梅兰芳极力崇扬,对戏剧界造成了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