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鹏尧,汉八旗的骄子。身高1.78米,眉清目秀,一副书生面孔。他自幼喜好听武林游侠故事,以至于家人都被他打动,让他去学武。他的师从是吴振东,是“少祁派”通背散手的一位名家高手。在大连,他的拳法威震四方,无论谁想在当地开设拳房,都要先拜吴振东。
韩鹏尧的收徒方式也颇具戏剧色彩。当他的父亲带着他去见吴振东时,吴首先用匕首划了一道口子,然后抓住韩鹏尧倒提而起,而韩只是瞪大眼睛,没有表现出恐惧。这个举动让吴振东非常满意,因为他看出了韩鹏尧练武的潜质。
练通背散手极为艰苦,需要练出通背皮鞭劲和铁砂掌劲。每天早晚各练功数小时,用温火翻炒铁砂,再摔拍掌心掌背,这样的训练使得他的双手常常鲜血淋漓。
1916年,当时的大师修剑痴来到大连,与吴振东交流技艺,使得韩鹏尧有机会学习更深层次的通背拳技。此后,他成为修剑痴教场中的佼佼者,并最终成为了修剑痴左膀右臂,可以代替师傅教场。
1922年,韩鹏尧走出家门,与名师切磋武技,使其通背功夫更加完善。他还曾在山东省的一个军阀府中担任侍卫一年,但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枪声事件,他不得不离开并继续寻求提高自己的武艺。
随后,在湖南国术馆担任教官期间,他与一位叫黑师长的人发生了冲突。这位黑师长是一位土匪出身、膀胱腰圆、满脸杀气的人,但最终还是被韩鹏尧击败了。此事使得他的名声在南方武林界大噪,被尊称为“霹雳神手”。
1930年前后,韓鵬曜與「快手劉」等人一起访问段祺瑞总理府展示他们各自拿手绝活,最终由段祺瑞亲自授予韓鵬曜「通脊天王」的美誉。这份荣誉使得韓鵬曜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同时也促进了中國傳統武術對外传播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韓鵬曜多次回归故乡,大连,从事传承工作,并对当地的传统 武术进行改革和创新。不过,由于這些變革可能會破壞傳統文化的一些固有觀念,所以引发了一些争议。但 韓鵬耀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继续教授新的技术给他的学生们直到1969年。在此期间,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弟子,他们将这些新的技术带入不同的环境中,不断推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