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被视为中华民族始祖象征的炎帝就是与黄帝齐名的炎帝神农氏,据传生于陕西宝鸡姜水(现宝鸡市清姜河流域)。他的来历传说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姓:伊耆,也姓姜;氏:烈山氏;号:神农(神农也是氏,可能是这一部落区别于其他部落的称呼,神农氏即对该部落或部落首领的称呼);名:石年(石年这名极有可能是后世之人所加)。
诞辰为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出生地为陕西宝鸡姜水,他的母亲任姒(名女登,有娇氏之女,有熊氏少典之正妃),尊为始祖。炎帝与黄帝是华夏始祖。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而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所以不同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使得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汉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在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但一直没有弃用华夏族称谓。
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分别是两次重要事件,它们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涿鹿之战中,由于双方为了争夺适宜牧放和浅耕的地带而进行,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大型社会结构布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阪泉之战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更大的联盟,最终使得东夷集团被消灭,从此之后,大量的人口和文化被吸收进了大华夏联盟中,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期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文化融合过程。
关于其主要成就方面,不同版本的记载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都认为他对中华民族生活水平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制定耒耜、种五谷,为农业生产奠定基础;立市廛,为市场经济提供条件;治麻布衣裳,让人们拥有衣物生活品质提高;创五弦琴,用乐百姓娱乐生活;制作陶器改善生活条件等等,都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学者们对于他的评价也不一致,有左丘明将他作为琴曲创作者之一,如桓潭提到他掌握政权时曾削桐为琴,以通天地德义,还有一些学者如杨雄认为他通过音乐艺术教导民众避邪止淫,并反映天真本性等。但这些观点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基于文学作品中的描述,而非考古实证或者严谨历史研究结果。此外,对於是否存在“神農七十二子”這個傳說內容,這裡並無直接證據支持,因此也成為學術界爭論的一個問題點。
最后,他家族成员包括妻子赤水氏的女儿听訞,他们生的孩子包括炎居、女娃(精卫)、节并等,并且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人物世系。但具体情况由于多处文献记载不一,同时缺乏确凿证据,因此仍然存在许多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