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稚珪(447~501),南朝齐时期著名的骈文家,以字德璋闻名。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他,曾在刘宋时期担任尚书殿中郎,并在齐武帝永明年间升至御史中丞。在齐明帝建武初年的某个时候,他上书建议北征,这一行动显然表明了他的政治野心和抱负。
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他被提升为太子詹事,但不久后便去世。他去世后的追赠荣誉包括金紫光禄大夫,这无疑是对他的声望的一种肯定。孔稚珪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而闻名,他与江淹一起曾侍奉萧道成,从而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此外,他还因撰写豫章王萧嶷的碑文而受到赞誉,这份碑文由沈约和他共同创作,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其地位的认可。
尽管孔稚珪享受着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居住在一个充满山水美景的地方——据说“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宽容纵容。相反,他在处理政务时非常严格,对于皇帝所不喜欢的人也绝不会轻易妥协。这一点通过他的弹章劾表得到了证明,在当时被广泛传颂。
总体来说,孔稚珪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不仅文学才能超群,而且政治手腕也不俗,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