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桓温第一次北伐时,驻军灞上,他接待了一个穿着破旧短衣的读书人。这个读书人叫王猛,从小家境贫困,但他热爱学习,学问渊博。当时关中的士族对他不屑一顾,但王猛并不介意。他曾被请进前秦官府做小官,但拒绝了。后来,他隐居于华阴山。这次听到桓温打进关中,他特地到灞上求见桓温。
桓温想考验王猛的才智,便请他谈谈当天下的形势。王猛分析得明明白白,让桓温大为折服。在与桓温交谈时,王猛用手摸虱子,这让旁边的兵士们忍不住想笑。但是王猛好像没有发现他们的异样,继续和桓温深入讨论。
当桓温询问为什么豪杰们不来找他时,王猛轻松地回答说:“您不怕千里跋涉,却又不渡过灞水,这让大家都不知道您的计划。”这句话触动了桓温的心思,因为他的北伐确实更多的是为了在东晋朝廷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不是真的要攻下长安。
随后,在苻健去世后,由他的儿子苻生继位但很快被堂兄弟苻坚推翻。苻坚寻找一个得力助手,最终选择了推荐给他的王猛两人之间迅速建立起默契,他们一起分析历史上的兴亡大事,对彼此有着共同的看法。
由于与苻坚相处融洽,仅一年时间内就提升五次权力,不久之后,一直年轻且出身汉族的三十六岁青年成为前秦最重要的大臣之一。那时候,大秦天皇苻坚极度信任并重用汉族大臣 王猛,使氐族老臣感到不安,有一次氐族大臣樊世因嫉妒而骂 王木,并要求割下其头挂在长安城头上。但是樊世却因为争执而惹怒 苏建,被杀害。
在任京兆尹期间,当太后的弟弟、光禄大夫强德酗酒、强抢财物及妇女之际,与之抗争并逮捕之,以报知 苏建。而当苏建赦免强德之命发出後,又早已将其处决。此后数十日内,将二十多名权门豪强及皇亲国戚判刑或处死,使朝局肃然,更使坏人自知难以为非作歹。因此 苏建赞叹道:“我现在才懂得国家应该有法制。”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由于主要由两个人所掌握黄河流域地区逐渐统一,其中包括灭掉前燕、代国和前凉三个小国。此外,还消除了鲜卑人的威胁,为秦国带来了更大的安全保障。不过就在公元375年,那个时代伟大的政治家终于病逝。在临终之前,他向苏建提出了最后一些建议,即不要进攻江南东晋,以及消除其他敌对势力的威胁以保障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