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仓央嘉措,诗人与灵魂的化身,在“正统”观念的枷锁下早逝。其转世之谜,依旧是那首抒情诗:“一只白色的仙鹤,请将羽翼借我用,不去遥远的地方,转转理塘即返回”。这诗,如同秘密的密码,将他带入了新的生命之旅。
在理塘,他又为这个贫穷而宁静的地方赋予赞美:“别看理塘是个贫穷乞丐地,佛爷降生在这里。”出生时,小小灵童便展现出了超凡的神通。然而,对于真正身份的人类社会,却派遣杀手追踪他。在母亲的庇护下,他逃离了灾难,最终来到中甸,那里的河流源头成为了他们暂时安身之所。
每天清晨,当母亲点燃火堆,一股青烟升腾向松赞林寺飘去。这时,小灵童会说:“那边是我曾经居住的地方。”期间,他常收到牧人的鲜奶供养,每次只喝半碗,然后倒入河中,这条河因此被称作乳白色,“河”也因此得名。
夜幕降临时,一位知晓事实真相的住持,从松赞林寺传递了信息给小灵童。他对母亲说:“今天将有气势汹涌的人马来临,如果他们问你,你应回答我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老妇人,我怎能生下一个转世?”果然,当太阳初升,一队人马带着疑惑和恐惧赶至,他们询问是否有转世者在此。然而,小母娘坚定地否认,说自己并非能够诞育圣者的普通妇女。那位高僧口出粗暴,但却暗藏善意,用糌粑中的银元帮助母子二人离开。而权贵们则以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作为回应,以掩盖真相。
随后,小靈童在松赞林寺众僧俗人的帮助下,最终到了青海塔尔寺。一日阴雨连绵,那里的一位修行精进的大堪布,因墙外孩子哭泣声感到烦躁,让管家拿东西安慰。但孩子拒绝所有物品,只要求进入屋内。那大堪布惊奇不已,将木碗递给孩子,并打开其中盛满牛奶的小碗。这是前世亲自准备、封好的木碗,被孩子解开饮尽,这证明了他的非凡身份,即六世仓央嘉措七世再生的标志性证据。
于是,在官方确认之后,由塔尔寺引领清军及僧侣保护七世顺利回到拉萨,坐上了应该拥有的位置。在掌握政教大权后,他深刻感激中甸对他的支持,为松赞林寺建造宗喀巴金瓦殿,同时为其他地方提供相同数量级别的赏赐礼品。此事被记载于《七世传》中,与中甸僧俗之间法缘深厚,是一段佳话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