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荀慧生京剧史上的四大名旦人物

0

我,荀慧生,一位在京剧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四大名旦中的一员。我的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现为阜城县)一个手工业家庭,幼年家境贫寒。我在1907年随父母来到天津谋生,并被卖给了一家梆子戏班学习戏曲。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我经历了无数磨难,但我始终坚持练功,不畏艰难,最终苦练出了硬本领。

1910年,我随师进京,先后加入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天庆和等梆子班。辛亥革命前期,我与王钟声同台演出《家庭》、《黑奴恨》等戏,并向陈桐云、李寿山、程继先学习京昆艺术直至十七岁独立成班。1918年,与刘鸿升、高庆奎合作演出《胭脂虎》、《霓虹关》,并拜王瑶卿门下学习正工青衣。

同年,与杨小楼合作公演引起轰动,被誉为三小一白之一。我表演生动活泼,扮相俊俏,使观众耳目一新,被赞为誉满春申。此后,我与周信芳、高凤英合作,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24年,我正式拜吴昌硕为师,并向齐白石等名师求教,从而丰富了我的艺术生活提高了我的艺术素养。1927年,被评选为京剧旦行四大名旦,这标志着我艺术走向成熟得到社会肯定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剧本唱腔表演念白服饰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我曾经有过三百多个剧目的演出,其中包括《红娘》、《红楼二尤》、《杜十娘》等代表作。在唱腔方面,我大胆破除传统局限,发挥个人嗓音特长吸取昆梆汉川曲调旋律,大胆创新。

此外,我还注重道白艺术吐字清晰声情并貌创造融韵白京白为一体的念白具有特殊表现力。在表演方面,我强调演人不演行,不受行当限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突破塑造出的许多少女形象具有大众化生活化特点娇雅妩媚清秀俊美风格各异。

建国后,我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我曾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

最后,要说到影响者,那就是我收徒之众不计其数,其中包括吴纪敏金淑华李薇华荀令莱宋德珠毛世来童芷苓李玉茹李玉芝吴素秋赵燕侠小王玉荣张正芳尚明珠厉慧敏陆正梅宋长荣李妙春以及许多未拜师但多得亲授的人们,他们都是因为我的指导才有机会发展自己的艺能。这就是我的故事,是关于一个人的努力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大爱护护献身精神。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