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情深:李进才先生,北京戳脚翻子拳一代宗师“花鞭”吴斌楼先生的入室弟子。李进才先生曾任海淀区玉渊潭乡体育委员、文化站武术教练,北京市武术院通达武术馆馆长,通达武术协会副会长、武术教练,他在京城多次参加比赛获得个人第一名和金银奖牌。
李进才自幼酷爱武术,在七岁时入“翻子门”学艺,其启蒙老师是当年名震武林的“铁掌无敌”孙连庆。随后他跟随孙连庆进行了十二年的基本训练,但孙连庆去世后,他继续求学。在一次偶遇中,一位体格健壮的老人传授了他除基本腿法之外的二十四种腿法,并推荐他到北海公园跟随“花鞭”吴斌楼先生学习。
在吴斌楼先生指导下,李进才苦练了一年,“金刚架子锤”的刻苦训练使他的功夫迅速提高。吴斌楼见其天资聪颖又肯吃苦,便带他进入景山公园说:“今后只许在此地练功,因为景山有五个亭子表示着:酸、甜、苦、辣、咸,看完五个亭子就知道练功的艰难”。
李进才从吴斌楼那里继承了许多拳术和器械,如大翻子、小翻子、寸翻子等,以及各种兵器如金背砍山刀等。他还学习八仙拳、醉拳等多种技艺,并将这些技术融合于自己的实践中,以创造出独特风格。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是李进才先生行事原则之一。他注重技术与艺术结合,不仅打出了钢猛脆快,还展现出抑扬顿挫之美。他认为每趟拳都应有其独特风格及特点,不可打成流水。
作为人民公安局的一名警察,他利用所学擒拿缉击术成功抓捕了许多犯罪嫌疑人。在繁忙的办案中,他始终坚持练功,将这作为维护治安的一部分。而且,他非常关心传统 武术 的传承与推广,为北京市 武術 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尽管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对于整理并抢救濒失传古谱的事业耗费大量心力,但李进才没有因此而改变对习武真谛追求的心态。他淡泊名利,以内心平和为力量,每日伴晨钟暮鼓,在郊区的小院里勤奋練習思考,这正是他对习武精神最深层次理解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