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同治时期的京枝艺林国术北技戳脚御翻情深

0

李进才先生(1945年3月25日—2024年12月16日),字枝源,是北京市人。李先生是北京戳脚翻子拳一代宗师“花鞭”吴斌楼先生的入室弟子。

李进才先生自幼酷爱武术,七岁便进入“翻子门”学艺。在孙连庆老师的指导下,他接受了十二年的基本训练。一天,在月坛公园练功时,一位体格健壮的老人出现,并传授了他除基本腿法之外的二十四种腿法。随后,这位老人给予了他前往其师弟处学习的指示。李进才在北海公园跟随吴斌楼先生学艺,并经过一年“金刚架子锤”的刻苦练习,功夫迅速提高。

吴斌楼见识到他的天资聪颖和吃苦精神,便带他到景山公园说:“今后只许在此地练功,因为景山有五个亭子表示着:酸、甜、苦、辣、咸,看到五个亭子就知道练功的艰难。”从吴斌楼那里,李进才继承了一系列拳术和器械,其中包括大翻子、小翻子、寸翻子、燕青翻子等,以及金背砍山刀、三十二式岳氏散手等。此外,他还学习了八仙拳、醉拳等多种武术。

作为一代宗师级别的人物,其武技精深,对门人的督教甚严。为了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李进才坚持晨操暮练,有时候会单脚倒挂在树杈上待心绪平和才能下来继续苦练。他也常常夜间在墙头上进行轻功训练,以增强实战能力。

除了技术娴熟之外,李进才还非常注重艺术与技术结合。他以灵活似臂的腿功见长,每趟拳都有独特风格及特点,不仅打出钢猛脆快,还能让人感受到美妙。这一点体现在他的身法中,无论是腾空飞跃还是稳定站立,都能够达到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在对待来访者的态度上,他总是谦逊而热心,如有一名警察曾经利用所学擒拿缉击术打击犯罪活动并抓捕逃犯,这名警察始终不忘恩师教诲,在繁忙工作中仍然坚持勤奋学习,为维护首都治安做出了贡献。

同时,他也关注传统武术文化的一流传承与推广。在北京第四中学初中部,他将抗倭名将戚继光创制出的古拳谱整理成体育教材,并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战演练,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传承给新一代学生。此外,他还为中华武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尊称为中国武术文化代表人物之一,其高尚品行、高超技艺令人敬仰,也使得国际友人们对中华文化产生更多兴趣交流。

尽管生活简朴,但他的内心世界却极富哲理。他认为每一招每一式都是人类与自然之间沟通的手段,而真正力量来源于内心平和与自然共存。他去世后,我们虽失去了这位伟大的导师,但他的精神如烛光永远照亮我们的前行道路,让我们铭记并追寻着他留下的宝贵遗产。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