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沈炼自然中探寻汉王之言朱瞻基短命的深层原因

0

我,沈炼(1506年—1557年),字纯甫,号青霞,一介书生,以明代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为我的故乡。《明史》中有着关于我的传记。

嘉靖十七年(1538年),我考取了进士的称号,先后在溧阳、荏平、清丰县担任县令一职。我以清廉和爱民著称,政绩卓越。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冬天,当蒙古瓦剌军入侵威胁京城时,我被召至皇帝面前商讨退敌之策。从早晨到中午,没有人敢开口,但国子监司业赵贞吉提出了建议:“陛下应该拿出金银丝绸招募军队,并亲自重赏勇猛之士,那么文武百官定会同心守城,敌人必将撤兵。”我极力支持赵贞吉的意见,并且慷慨激昂地加以补充。当时朝中的吏部尚书夏邦贤斥责我:“文武重臣都没说,你这个小小官员怎么能乱说话?”但最终,我们主战不降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不久敌军就撤走了。

当时北方边患十分严重,而内阁首辅严嵩却擅权瞒报军情。我看大明江山即将灭亡,所以在朋友家里喝酒感伤国事,当场写下奏疏揭发严嵩父子的十大罪状。但皇帝认为,我去年在金殿吵闹没有保持礼仪,现在又想通过诬告诋毁大臣来获取名声,所以对我进行廷杖惩罚,最终我被贬到塞外的保安州种田。

在保安州,我虽然受到了牺牲者提供给我的帮助,但仍然写下了一些壮怀激烈的诗篇,其中包括《塞上感怀》:

沙塞黄花带雪开,

谪臣中酒坐徘徊。

睢阳骂敌心偏壮,

上国思君意未灰。

南北风尘常按剑,

乾坤气序更含杯。

醉醒数把春秋看,

还有程婴救赵来。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兵部侍郎杨顺与蒙古族鞑靼部落交战失利,却杀害无辜居民来谎报功劳。我知道此事后,用两首诗责问他,但措辞非常尖刻。杨顺利用白莲教名义杀害了我,并派人捉拿我的长子沈襄。后来,被揭发的人物遭到了追究,而沈襄也得到了释放。在严嵩父子倒台后,由于我的冤屈得到昭雪,我被追赠光禄少卿,并在保安卫建立祠堂。而熹宗天启初年的时间里,又追谥忠愍。这段悲惨故事还由冯梦龙记录于《喻世明言》中的《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