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以其严格的儒家教义,致力于子女教育和皇室管理。他自诩勤勉、负责任,并视自己为最负责任的君主。朱元璋不仅重视传统儒家教育,还亲自挑选优秀教师对皇子进行严格的指导。《明史》记载:“明初特重师傅。”这些教师以坚定的原则和严厉的手段教授学生,即便是顽劣不学也会遭到体罚。李希颜这样的老师,以其“规范严峻”著称,对抗顽固不化的皇子有时甚至会敲打他们的脑袋。
除了书本知识,朱元璋还通过实地考察,如让儿子们下乡体验农民生活,以培养他们对国家及人民苦难感同身受的心态。这一做法在当时看来就如同现代军训,让孩子们体验劳累与艰辛。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儿子们明白创业之路多么困难。
晚年,朱元璋反思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个人品德,他自我评价道:“吾持身谨行,汝辈所亲见。我平日无优伶瞽近之狎,无酣歌夜饮之娱,我正宫无自纵之权,妃嫔无宠幸之昵。”他强调了公正、廉洁以及决策透明,这些都是他认为一个好父亲和好君主应该具备的一些品质。但尽管他的意图良好,他并未意识到帝制下的极权政治如何腐蚀人心,最终导致了大明朝的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