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百度国学厉鹗之谜

0

在浙江杭州的一个静谧夜晚,月光透过薄雾,洒在古老的书院上。这里,是中国清代文学家厉鹗(1692~1752)的精神归宿。他以字太鸿,号樊榭,在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这个时期的他,一心致力于诗词创作,以宋人的风格为己任,被尊为“宋诗派”的代表。

他的诗篇如《秋夜宿葛岭涵青精舍》、《灵隐寺月夜》、《游仙百咏》,每一句都透着淡雅与隽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悠远而宁静的岁月。尤其是他的五言诗,更显得练达且高雅,如同一位才子对酒当歌般自在地流淌。

然而,他不仅是一位擅长诗词的人物,还被誉为浙派词的领袖。在他的作品中,《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和《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充满了对自然与往昔的深沉怀念。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语言运用的高超技巧,也映射出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除了这方面,他还留下了一些著作,如《樊榭山房集》20卷,《宋诗纪事》100卷,《南宋院画录》8卷,《辽史拾遗》2卷等。这些建立了他作为文学家的地位,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追求。

但最令人感到好奇的是,这位文坛巨匠的一生究竟有多少未被记录或被忽略的地方?尽管我们已知晓许多关于他的信息,但总有一些秘密似乎永远隐藏在历史的尘封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如果今天有人试图去“百度”厉鹗,那么他们会发现什么?会不会偶然间揭开一个未曾公布的情节?

这个问题,就像悬挂在古老书院中的一个谜一样,而答案,却只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浮现出来。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