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李德仁院士反复强调科研需师生接力勇闯科技前沿的教科研工作计划

0

李德仁院士:科研需师生接力,勇闯科技前沿的教科研工作计划。作为一位在测绘与遥感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现年81岁的李德仁不仅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也是武汉大学教授,他凭借卓越的研究成果和对人才培养的深刻理解,在2021年荣获“最美科技工作者”殊荣。在接受采访时,面对众多荣誉和称赞,李德仁谈到了他对于责任感和对未来的一些思考。

回顾他的学术道路,我们发现李德仁始终坚持着一种理念——科学研究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闯向未知。他从1957年考入大学开始学习测绘,从1963年的毕业到1978年的研究生阶段,再到1981年的博士毕业,以及随后的海外学习经历,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两个导师特别影响了他。一位是王之卓,他是一位著名的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并且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另一位则是阿克曼教授,这位德国学者赏识并支持了李德仁在博士期间的学习。此外,还有许多其他老师和同事,他们共同塑造了李德仁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对于自己的学生,李德仁总是在强调他们不可替代的地位。他认为学生应该被视为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力量,而不是简单地看作是下一代。他曾说:“做学问要做到学科前沿去。”这意味着,不管年龄或职级如何变化,都要保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心态。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创新,不断接力。”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他的个人成就上,更体现在他对学生们培养下一代科学家的承诺上。截至目前,他已经培养出了超过200名博士研究生,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了一线教授或领导者。这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事实,它证明了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无缝传递知识、经验以及激情,可以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性变革。

尽管年龄已高,但依然充满活力的李德仁仍然致力于教育新一代,同时也继续推动着自己的人类地图项目,这项工作旨在使用先进技术来更好地了解地球,并帮助解决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等。通过这样的行动,他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生命晚期,也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为世界带来希望。这份热忱,无疑会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这场持续进行的人类智慧之旅中。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