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天下之变,非文王所能易。张树旗揭示了易与经的差异——易乃象形之图,经则是解释这些象形的文字智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易中蕴含的各类象征意义。
首先,我们有阴阳二元论之象,以及八卦这一系列结构化图案,它们共同构成了六十四卦,这些卦象如同宇宙间的法则和规律。其次,还有太极一元论之象,即太极八卦图,这一理念渗透于中国哲学文化的每一个角落。河图洛书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六十四卦方圆图像,每一幅都承载着古人对宇宙和社会运作方式深刻洞察。
这些古老而神秘的象形符号据说起源于距今8000年左右的人类新石器时代,那个时期标志着中国父系家族社会开始形成。这段历史时期被誉为“伏羲氏”(谐音“父系氏”)时代,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原始社会里,人们通过画符、刻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对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记录和交流。
张树旗在此不仅传递了关于易经文化知识,更是在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从远古到现代,不断演变发展的人类智慧体验。在他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份对于过去岁月理解与尊重,同时也预见到了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的发现和研究等待着人类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