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常常以血腥和残酷来体现。《三国演义》中曹操“誅九族”的故事,让后人感慨万千。而在明初大臣方孝孺身上,发生了一个罕见的“诛十族”的惨剧。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忠心耿耿,更是由于他与当时政局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传说中的方孝孺曾经梦到祖坟中有黑蛇蜗居,他虽然将蛇烧死,但这却引起了黑蛇精的报复。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并非历史事实,而是出自明代文学家祝枝山之笔。真正让方孝孺遭遇如此惨淡结局,是因为他与朱棣、姚广孝等人的纠葛,以及对靖难之役的态度。
靖难之役是一场由燕王朱棣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最终导致建文帝失去皇位。这个过程中,许多中央官员反对朱棣篡夺皇位,其中包括儒学大家宋濂门下的大儒——方孝孺。他坚守着儒家礼法,对于朱棣篡位持有强烈反对意见。
然而,当时的情景更加复杂。在靖难之前,姚广孝劝说朱棣:“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但最终,在攻入京城之后,由于方孝孺拒绝为其草拟即位诏书,并且当庭斥责朱棣,最终引得朱棣大怒,将不仅将方孝孺斩首,而且诛十族。
宗室亲友前后坐诛者达870多人,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对天下的读书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后世,有些人认为他的赤胆忠心令人敬佩,而另一些则认为这是愚忠,最终牵连亲属门生。无论如何看待,只能证明在那个时代,即使是最高层次的人物,也无法逃脱政治斗争和个人信念所带来的命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