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华表国防网站上的人物画像

0

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为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

华表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华表是一种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象征之一。华表用于放在宫殿、陵墓外的道路两旁,也称为神道柱,石望柱,表,标,碣。

在华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和云,柱顶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形的长片石,看上去好像是直插云间,让人感到一种庄严和威严。

悠久历史

华表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地史。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作用,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设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和标志,并且后来的邮亭、传舍也用它作标识,它们名字叫“桓木”或“表木”,后来统称为“桓木”,因为古代“桓”与“华”音相近,所以慢慢读成了“华表”。

那根木头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因此它又叫做“谤木”。据说尧时诽谤木以横木交于柱头指示大路方向,而前的这对華 表仍然保持了尧时诽谶目的基本形状。但是在后的那对華 表,其上的蹲兽头则朝向宫内,这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恋游山玩水而忘记处理朝政。

意义

可见華 表不单纯是个装饰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人类思想。在北京前后各有一对華 表,它们之间所处位置与它们所代表的情感一样重要——希望皇帝能经常出宫体察民情,同时也希望他不要久居深宫,不知天下之变故。这两个地点都分别拥有两座高耸入云的大型白色玉制结构,每个结构由须弥座基座支撑起一个巨大的八角形蟠龙纹章,以瑞兽(犼)作为其顶端设计元素。而这些设计无疑给予观者一种强烈的心灵触动,使他们联想到历史中那些伟大的君主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建设这样宏伟作品来展示自己的权力和责任感。

功能

除了位于明十三陵、清东陵及清西陵,以及卢沟桥等地,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结构。这使我们思考为什么這些建築物需要這樣一個標誌性的裝飾?它們究竟在這些建築物中的角色是什么?

一般认为,這些塔楼又名恒桌、桌子,是一种在古代建築物中用於紀念與識別的地方標誌。此類塔楼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图腾标志。在这种塔楼顶端有一坐獸,如犬非犬,被稱為「犼」,傳說此獸好望,即善良愿望守护者。一开始,这种动物被视作神明,因此人们崇拜并将其雕刻到这个地方作为图腾,以此表示祝福与避免灾难。但随时间推移,这样的象征逐渐淡出人们心目,将它们替换成现代喜爱吉祥事物,如白鹅或其他寓意好的动物。

艺术价值

尽管现在我们无法完全复原这些早期使用方法,但今天看起来,这些艺术作品已经超越了最初服务于实用功能,它们已成为文化遗产,一种人类智慧创造力的见证。如同诗人的笔触捕捉日月星辰般精妙,他们以坚硬岩石构建了一幅未曾描绘过世界景观;每一条线条,每一块材料,都蕴含着历史故事,让我们沉浸其中回味往昔,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怎样继续发展下去。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