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全国学生营养日元好问

0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唐诗人元结后裔。高祖元谊,北宋宣和年间官忻州神武军使,定居秀容。元好问出生七月,过继叔父元格。格历任掖县、陵川令,卫绍王大安二年(1210)卒于陇城。好问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目。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

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一直担任镇平、南阳、内乡县令职务。在八年的秋季,他受诏入都,以尚书省掾的身份在左司都事工作,并转为员外郎。他不仕金朝,其余时光以著述存史自任;采摭金源君臣遗言往行至百余万言,其中多被用来编纂《金史》。

纂成《中州集》十卷及附《中州乐府》,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学作品。他撰写了许多文章,如《杜诗学》、《东坡诗雅》、《锦畿》、《诗文自警》以及重要的散曲集《壬辰杂编》,尽管后者已失传。此外,还有其代表性的文集中包括四十卷的《遗山先生文集》(含续夷坚志四卷)、五卷的新乐府等。

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推崇,被尊称为“一代文宗”,是北方文学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承前启后的桥梁。在文学上,他与宋代作家相媲美,而他的散曲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一些缺点也受到批评,如往往自蹈窠臼。但他留下的作品仍然广泛流传,其中1361首诗内容丰富,有些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民众苦难的情况。

他擅长于七言体裁,其写景如清新意境的人物描写,对未来影响巨大。他还以杜甫为典范创作了一系列绝句,这样的批评作品在文学批评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此外,他的词377首艺术上追随苏轼和辛弃疾,为金代词坛第一人,现在仅存9首散曲,但这些作品具有开创性质。

总之,在历史文献领域,他积极参与编纂工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古典文学界,他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不仅对自己的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整个中国文化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