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踏上从事黄梅戏艺术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征途,始于1950年8月。当时,我投身于宣传与文化部门,一路走来,不仅在黄梅戏的艺术探索中寻觅,更深入民间文学、地方风物及党史人物等领域进行研究。我有幸发表了近200篇论文、传记以及散文,每一篇每一字都承载着对这门古老艺术的热爱和敬畏。我的作品总计约三百余万字,其中不乏关于黄梅戏史论、民间文学渊源等方面深度研究。
在文化创作上,我也积极尝试,将传统小戏《陈姑追舟》改编并收入《湖北曲艺音乐集成》,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外,还有多部关于黄梅戏演变历史的系列研究,如《民间文学与黄梅戏的历史渊源》、《民间舞蹈在黄梅戲中的运用》等,这些作品都是我对这一古典艺术形式深刻理解和尊重的一种体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黄梅戏流播发展的情况,我曾踏遍鄂、赣、皖、浙、闽、湘、豫七省56个县市,以及所有乡镇的大部分村庄,走访了相关剧种老艺人的家园,共计480多位。这段旅程中,我还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选读了众多野史诗词及解放后的剧本,有助于我更好地掌握这些剧目的背景和特点。
此外,我还致力于收集并整理有关黄梅戏传统剧目的资料,最终出版了《黄梅戲傳統劇目匯編》丛书,该丛书分15集,总计480万字,为后人提供了一份完整且系统的地图,从而结束了几百年来的口头传承状态,对於保护和推广黃梅戲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不仅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发嘉奖证书,而且被包括《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著录,是对我的工作认可的一种方式。通过这些成就,可以看出,在这条充满挑战但又充满魅力的道路上,我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用心去守护这个民族精神所铸就的人文瑰宝——黃梅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