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学者、书画家,他的名字叫做黄道周。1585年,他出生于福建漳浦,1646年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他的生命里,他不仅是一名明代的进士,也是礼部尚书,而他的才华横溢,不仅限于文坛。他对天文、理数等诸多领域都有所涉猎。
黄道周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书法和绘画技艺。他擅长诗文和隶草,每一种风格都自成一家。人们赞誉他楷法“遒媚、直逼钟(繇)、王(羲之)。”他的作品丰富多彩,《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著作,让后人叹为观止。
其中,一件珍贵的作品《诗翰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一本由崇祯十二年(1639)所创作,当时黄道周55岁。这本楷书展示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在明末的书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行草书遒劲酣畅,楷书打破了宋元沉闷的风气,直接取法六朝。
清初宋荦曾评价:“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这评语至今仍然能让人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的情感共鸣。黄道周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字字珠玑,更是一种精神追求,那种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让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对抗世间一切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