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六世仓央嘉措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生活充满了不凡与传奇。在人们眼中,他的存在似乎与“正统”格格不入,因此命运让他提早离去。然而,当他的灵魂再次降临人间时,根据一首他曾写下的诗,“一只白色的仙鹤,请将羽翼借我用,不去遥远的地方,转转理塘即返回”,他的第七世转世便在理塘发生。
这首似抒情又带神秘色彩的诗,竟成为了他再生之谜。小小年纪的小佛爷天生具备超凡脱俗的能力,但当时的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对真正的转世灵童加害而已。幼年的由母亲带着逃避灾难,一路走到了中甸。
他们居住在名为“卡日”山脚下的河源头,每天清晨,当母亲生火的时候,一股青烟直达松赞林寺。这时候,小灵童就会说:“那边是我的寺院。”灵童在这里居住期间,每天都有牧人供奉鲜奶,只喝半碗,其余倒入河中,使得整个河流变成了乳白色,从此,这条河被称作“乳白河”。
有一晚,松赞林寺接到了要害命令,该寺住持因为识破了这个非同寻常的人物,便决定保护他。在夜幕降临时刻,住持通过心意传递给了灵童消息。当第二天天亮之际,灵童对母亲说:“今天会有人气势汹汹地来,如果他们问您,您应该怎么回答?”母子之间流淌着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果然,在太阳初升之际,那位住持带领了一队人马来到他们所在地,对着母子大声质问:“你的儿子是不是六世转生的灵童?”但就在这个瞬间,那位乞丐妇人的坚定回应化解了危机,她平静地说:“我一个乞丐妇人,又怎能生下转世呢?”
这场突如其来的事件,让众多目击者震惊和困惑,而那些权贵则宣称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将此事暂且放下。而实际上,是那位高僧暗中帮助母子二人离开,并将银元藏于糌粑内,以示关怀。此事虽告一段落,但对于真正掌握真相的人来说,却只是一个轻易应付的问题。
随后,由于僧俗们的大力帮助,小佛爷辗转到了青海塔尔寺。在那里,他遇见了堪布——一个修行深邃、通晓宇宙奥秘的大师。但当听闻墙外孩子哭泣声后,大师感到烦躁,因为孩子总是想要进入墙内。大师无奈,只好允许孩子进屋,此刻,小孩就像找到了亲切拥抱般,与大师亲近无比。
最终,小孩请求大师带他进入经堂,并要求打开封口木碗中的牛奶。那牛奶正是前世留下的,被打开饮尽证明了小孩非凡身份,即使是在追求真相的一群人面前,也无法掩饰这一点。不久之后,在政府及塔尔寺僧侣的庇护下,这个七世终于坐上了自己应有的位置,为人们展示了一番令人敬佩的事迹。
然而,在掌握政教大权后,他并未忘记中甸僧俗对他的支持与帮助。他回报社会以巨大的善举:新建宗喀巴金瓦殿,同时向各个地区送去了丰厚礼品,其中包括对松赞林寺以及自己的出生地——理塘长青春科尔寺极大的关爱和慷慨。《七世传》详细记录了这些事情,更显得这份法缘关系如同千古佳话一般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