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经常观察到的情况中,有人练拳往往会感到膝盖疼痛、腰腿不适。甚至有名的太极拳大师也因为膝盖受伤而引起了网络上的热议,人们开始讨论某些拳法是否会导致膝盖伤害。在武术发展低迷时期,不明真相的人们更加迷惑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武术。此文并不旨在讨论哪种拳法更优劣,而是简单地分享一些关于运动防护注意事项。
在进行武术训练时,我们必须快速或缓慢地活动四肢和躯干,这包括发力、身体转换和移动等动作。作为一种体育运动,武术同样具备许多与其他体育运动共有的特点。如“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即使是专业运动员,在挑战身体极限的时候,也几乎没有完全避免受伤的情况。这意味着习武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身体受损。
首先,我们要遵循适度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度意味着根据个人体能状况,在达到运动极限之前停止练习,以保证下次仍然充满活力。而循序渐进则是在身体允许范围内逐步增加训练量。如果刚开始学习太极拳,只站桩一个小时,大汗淋漓且感觉到抽筋,那么长期坚持这样的方式,膝盖问题几乎不可避免。
其次,要确保充分预热并进行结束恢复活动。不需要大量热身才能进入状态的大型户外活动,如散步或长跑,可以直接开始。但是像羽毛球、足球或篮球这样的高强度、高速度运动,一定要通过拉伸肌肉、活动四肢来预防突然发力的扭伤风险。在习武前后的踢腿、站桩以及肌肉拉伸都能显著降低套路练习时受伤的可能性。我所在的学校通常要求学员至少半小时以上进行踢腿及压腿等预热动作,然后再进行套路实践。大型训练结束后,还应通过短时间站桩或者慢跑给予身体一定恢复时间。
第三,要维持正确姿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尤其要保护脚部、膝盖以及手指区域。对于脚部:当震脚时应避免脚跟先着地,因为这可能会损害跟腱;而当行进或退后时,全脚掌着地或者以足尖为基准可以有效减轻对足底关节造成的负担。当谈到膝盖保护,我们应当遵守“不让膝盖超越脚尖”的原则,以此保护关节并避免受到损害。而为了提高周围肌肉群力量,从而降低骨骼负荷,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八卦掌中的趟泥步技巧,它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并促进灵活性和韧性,同时稳定下盘。此外,在执行穿掌、大劈、中锤等动作时,由于容易触碰手腕或肘部,因此应该从轻松入门,再逐渐加重施力。
最后,要选择合适的鞋子。我曾经赤足在地面上行走,但现代人通常穿平底布鞋。在公园还是场馆硬质表面打击,我使用过国产回力双星之类平底鞋,每3个月就会磨破一双。不过,我现在使用国际品牌产品,虽然每3个月就需更换一次,但穿上厚袜之后效果很好。这让我明白了好的鞋子对于安全至关重要——比如2008年打羽毛球因不好鞋导致趾甲翘起修养一个月,现在我购买尤尼克斯羽毛球专用鞋以来再未发生过类似事件。大规模活动对鞋子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所以建议购买专用的训练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