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剧吧里,我无意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河南戏曲名人排行榜,常香玉应该如何定位?”我说她是第四位,但这句话却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议。有人认为陈素真是第一,而有的人则觉得六大名旦都值得尊敬,不应有排名。
看到有人称我“疯子”,我心里有些害怕。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戏迷,没有预料到我的一句话会引起这样的波澜。然而,电脑只留言不见面,我才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近年来,关于陈素真和常香玉谁更优秀的讨论一直非常激烈。常香玉是一位历史性人物,她为豫剧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巨大的影响力。她曾捐出“香玉剧社号”支持抗美援朝,是河南戏曲界的代表人物,并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人民艺术家”荣誉。
尽管如此,这些成就更多地反映的是她的社会贡献,而非她的艺术水平。在河南戏曲界中,常香玉的确是一个顶尖的人物,但是否全国第一仍然是一个主观的问题。
陈素真与常香玉谁更高、谁更低早已有定论,但很多人依旧跟随主流意见走。有一次,我被迫改变立场,因为一些人认为陈素真的嗓子不好听,只是在表演上比常香玉好;或者他们说河南戏曲应采用大腔大口的声音,这与陈派假嗓不符。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对艺术评价时也要谨慎一些。
回想起来,那时候对豫剧并不熟悉,只喜欢她的一段哭啼啼。但当我偶然听到《红灯记》和《柳河湾》,我被深深吸引。这些经典唱段至今仍是我最喜爱的作品之一。
最初,我把常香玉排在第六位之后,但后来经过再三思考,被她的《红灯记》中的拖腔和《柳河湾》的倾情演唱所打动,所以将其提升到了第四位。这背后的原因,是她能够保持唱腔的流畅,同时又能控制好奔放与收敛,使得她的演唱既奔放又富有韵味,这一点让她成为了一绝。此外,她能很好地展现出河南人的性格特点和豫剧独有的特色,也使得她的声音更加令人难以忘怀。而其他同样饰演李奶奶的人,他们的声音虽然完整但缺乏深情,让人感觉缺乏生命力,与常香玉相比显得不足为奇。
为了写下这篇文章,即使不是京剧迷,我还是去网上找来了京剧版的《红灯记》,仔细聆听那些京剧演员们呈现出的痛苦家史。那份悲凉感触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要那种让人心潮澎湃的情感共鸣。而对于那些声线或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标准自然也不尽相同。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里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