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戏剧文化的悠久历史中,有着众多独具特色的剧种,每一种都有其代表人物,如京剧的程长庚、评剧的新凤霞、豫剧的阎立品、越剧的袁雪芬以及黄梅戏的严凤英。今天,我想讲述的是河南越调的一代宗师申凤梅大师。
申凤梅,1928年出生于河南,她与越调结缘已久。在她11岁时,就开始接触这门艺术,并跟随老师学习。1942年,当她仅14岁时,便踏上了演艺之路,因为遭遇自然灾害,她曾先后加入四个不同的剧团。在一次偶然机会中,申凤梅结识了著名演员金凤楼,并得到了他的赏识和指导。她在1945年被誉为“铁嗓子大梅”,两年后嫁入刘邓大军胜利剧团,与解放军和民众共同演出,为人们传递了希望和力量。
随后,申凤梅加入了项城县越调剧团,在河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上,她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奖项,其中包括《哭殿》和《收姜维》,分别扮演长孙皇后和诸葛亮。此外,还荣获了一等奖,这些成就使她的名字广为人知。
为了将越调传承下去,申凤梅不仅教授徒弟,还拜访京剧大师马连良学习,从而丰富自己的技艺。她丈夫去世后,不过52岁便独立面对生活,没有让个人悲伤影响到工作。59岁时,被选举为十三大的代表,而60岁即达退休年龄,由于其卓越贡献,又被河南省越调劇團聘请回去继续奉献。
申小梅成为她的最后一位关门弟子,在1992年,白玉兰奖授予她终身成就,以肯定她的巨大贡献。之后,她参与多次交流表演,最终于1995年在周口逝世。当年的录制作品至今仍是河南省电视台保存珍贵音像材料之一,是她留给世界最后的声音。
作为一代宗师,一生奉献于河南越调的大师——申凤梅,我们向往着了解更多关于她的故事,也期待能够听到您的分享,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