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张睦敬讲述中国历史的纪录片

0

张睦敬:一生痔疮之医,中西医兼通的传奇人物

人物生平 张睦敬于清光绪廿八年(1902)在福州旗下的一姓金满族家庭诞生。据传,其出身家族自清代起便来到福建任官后定居,随着清朝日渐衰败,家道中落。张睦敬的父亲在其出生的当年境况凄凉,他被人介绍给了当时在福州办差的张和昌作为嗣子。张和昌原名廷庆,是德化城关下的田地主人,其祖辈曾迁居至德化县城内(今凤池街)。他毕业于福建法政学校,在清末民初间曾涉足德化的地方政治,并常驻于福州处理事务。当时因家庭无嗣,他偶然机会通过人荐购得小张睦敬,并将他视如己出,用尽心力培养。

从小天资聪明、好学上进的小张睦敬,在养父母的悉心教导下成长为学业优秀的人才。他据说后来毕业于某一所著名的医学院校,还获得了一位教会名医师傅的指导,因此他的医学造诣深不可测。他在城内本宅店屋(现存遗址位于今鸣凤桥北端西侧、县电信大楼东隅)的诊所“张睦敬诊所”开设,从事西医学术与中医疗艺并重,能行较大手术。此外,他对治疗痔疽尤有独到之处。

他的高超医术和正直医德赢得了二三十年代德化乃至更广地区众多患者的尊崇与称赞。他不仅以治病救人的使命为首要,不仅盲目追求财富,更注重收费合理,这一切都让他深受患者青睐。在治疗痔疽方面,他创制了一种独特有效的小药栓,无需刀割手术,只需将药栓放入体内,让药物接触病灶,使血管收缩,最终导致痔疽自然萎缩愈合。而且,这种方法只需要每天换药一次,即可七天内根治而无痛苦,不易复发。在那个时代,他把“专治痔疽不用刀割,一切皆安”的招牌挂在诊所门口,以此吸引顾客。

现已77岁高龄的老者张天兴先生,因1940年代经历了他的治疗,现在已经60余年未再复发,但遗憾的是,该秘方流传不下来。張睦敬性格沉稳恬淡,对待朋友如苏育南、陈其英等知府、儒士持友善态度。在37岁那一年,也就是1948年的辞世前夕,他留给人们一个永恒的话题——一种卓越的人生,以及对疾病抗争的一片热情。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