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婚介机构中名声较高的往往是出生于70年代至80年代的女青年,被称为“剩女”。这些女孩可能因为忙碌于事业或挑剔丈夫而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这让她们的父母感到焦虑。不过,历史上嫁女儿也远非易事。即使是皇帝的女儿,也曾面临着寻找好婆家的困难。
明朝时期,有一项规定,即公主只能嫁给英俊善良之人,不得与文武大臣子弟结婚。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明朝皇室害怕外戚干政,担心通过联姻手段影响朝政甚至发生权力斗争。为了避免这一风险,明代规定不许皇家与大臣联姻,因此公主通常会嫁给地位低微的人,从而减少了对政治影响力的可能。
从洪武到崇祯时期,无论宦官还是外戚都有过干预政治的情况,但由于外戚干政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在这个背景下,民间男子竞相成为驸马爷,以此获得荣誉和地位。然而,由于缺乏科学鉴定方法,只能靠口碑和推荐来选择驸马爷,这自然引发了一系列骗婚事件。
有一次,在弘治八年,有个富商袁相通过贿赂太监李广,以此骗取成为德清公主丈夫。但后来有人揭露了真相,并最终取消了这场婚礼。此类骗婚事件层出不穷,让许多人混淆观点,而真正品质优良的人却被忽略。
嘉靖六年,又一次选聘驸马时,一位叫陈钊的人被选中,但后来发现他家族患病且母亲另有夫婅,使得嘉靖皇帝不得不悔亲。而万历十年,还有一名梁邦瑞因病早逝,他的大太监保媒冯保则巧妙掩盖其死亡消息,使得永宁公主不得不继续与他的遗体共度晚年,最终也因抑郁自尽身亡。
以上三例所谓英才驸马,其实都是形象并不符、品行可疑者,“挂羊头卖狗肉”,最终蒙混过关。而那些未能成功骗取帝王之家媳妇的人,则遭到了报应;也有的是虽成功但损人利己,让皇家无奈望尘莫及,这些故事真是古今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