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秦朝的名人史禄策士风云

0

秦朝名将史禄:开启灵渠,联通江水

史禄的灵渠,是一座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老运河,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式运河。这个工程不仅实现了中原与岭南之间的水路交通,而且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为了统一南方百越各部,命尉屠睢率大军50万分5路向百越进军。在进入湖南、广西交界的地段时,由于陆地崎岖且湘漓两江间无桥梁,无从过渡,这给部队行军作战和粮饷补给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于是秦始皇命令监御史史禄凿造灵渠,以便运送粮食至深入百越之地。

然而,由于湘江高而漓江低,以及没有现代测量工具,没有爆炸技术,只能依靠目测步测来决定地势高低,用铁锥铁钻钻取石块,用锄铲开凿出渠道。这一工程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考验着人们的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极强。

这个工程包括铧堤、北渠、陡门等几个部分,其中铧堤是一道高6米的人字堤,将湘漓两河三七分流,使得三分流入漓水,七分引入湘江。这需要准确无误地找到了湘漓相连的地方以及流量比例,这一点尤为艰巨。

北渠曲折迂回,呈“S”形,增加了流程减缓了流速,有利于通航又扩大了灌溉面积,而南渠则经由兴安城东北接灵水再汇入漓江,这两个部分共计60多里,对施工人员来说可谓是天文数字般巨大。

通过陡门,即使在海拔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也能够让舟楫安全翻山越岭,这种提水通航技术在当时是一个革命性的发明,是后来的船闸建设中的重要先驱。

历代对灵渠进行修复共24次,并为其功臣建立了一处纪念建筑——四贤祠,以彰显他们对于中国统一及文化交流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这条连接长短两大河系统,让整个地区经济活动加速,为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促进中原与岭南文化交流,使得双方都受益匪浅。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